預制菜是以蔬、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通過清洗、分切、調味、腌制、滾揉、成型等預加工工藝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具備即食或加熱即食的便捷特性。為了便于儲存和運輸,制成品通常被置于零下 18 度的低溫環境并被迅速冷凍,包裝后隨即進入冷鏈流程。
預制菜源于加工工藝較為簡單的“凈菜”。凈菜指新鮮蔬菜原料經過分級、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和包裝等處理加工,達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衛生要求,凈菜最早源于美國,20 世紀 60年代實現商業化經營。在我國,長期以來,蔬菜以毛菜的形式被販售;20 世紀 90 年代,麥當勞和肯德基等美式快餐連鎖進入中國,催生了中國的凈菜加工產業。之后,我國餐飲行業快速發展,連鎖化經營逐步擴大,同時涌現團餐、外賣等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在需求的倒逼下,2000年前后,我國陸續出現了半成品菜生產企業,針對下游需求,企業對肉、禽和水產等原料展開進一步加工,豐富了半成品菜的“菜譜”。同一時期,我國的冷鏈基礎設施得以完善,為預制菜行業的成型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目前預制菜在餐飲業即 B 端的滲透率仍較低,隨著市場的深入推廣,未來引入預制菜的餐飲企業將會增多,預制菜在餐飲業的滲透率仍有很大的攀升空間。按照 4000 億元市場規模估算,目前預制菜在餐飲 B 端市場的滲透率僅不足 10%。相對中國 4 至 5 萬億的餐飲市場而言,當前預制菜的滲透率過低;相比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必勝客、吉野家、西貝莜面和小南國等餐飲頭部企業對預制菜的使用率(85%至 100%),餐飲市場整體不足 10%的滲透率也過于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