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加工程度由難到易,預制菜可分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熱食品與即食食品四大類。即配食品指經過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而形成的生鮮凈菜、小肉塊等食品,加工程度相對復雜。即烹食品指需要進行一定烹飪步驟才可食用的半成品材料。按加工程度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1)熟料加熱調味食品:指經過相對深加工(腌制、調味、滾揉、淺油炸等),按份同調料一起分裝冷藏或常溫保存的半成品菜,需要入鍋并加入調味品進行炒制,如酸菜魚、翡翠蝦仁、小酥肉等。(2)生料加熱調味食品:指經過清洗、分切等初步物理加工的肉制品、水產、凈菜等,需要自行搭配配菜和調料,經過炒制后食用,如冰鮮肉絲、生蝦仁等。即熱食品指只需經過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如近年來非常流行的速凍快手菜,包含快餐料理包、自嗨鍋、小龍蝦、魚香肉絲、羅宋湯等。即食食品指開封后可以直接食用的調理制品,如即食泡椒鳳爪、雞腿和罐頭等。此外,預制菜按包裝形式可以分為散銷、小包裝、大包裝三類。按貯運方式可分為冷藏、速凍、熱鏈、常溫四類。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性和行業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目前市場上預制菜品類越來越豐富,例如佛跳墻、紅燒馬蹄獅子頭、香燜花生豬手等制作流程繁瑣的菜品均已被做成預制菜。
我國預制菜市場增速較快,未來五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預制菜由于具有方便、快捷、品類多樣等特點,使其在市場中的接受度與認可度不斷提高。加之疫情發生后宅經濟快速發展,我國預制菜步入發展快車道,市場規模保持雙位數增長。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 3459 億元,同比增長 19.77%。2019-2021 年,我國預制菜的市場規模從 2445 億元增加至 3459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18.94%。艾媒咨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將延續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 2026年我國預制菜的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達到 1.07 億元。推動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增長的因素主要包括餐飲企業對預制菜需求提升,零售端受益于宅經濟、消費升級等因素催化,帶動預制菜需求增加。與此同時,地區相關刺激政策亦對預制菜市場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廣東省近日出臺了《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從研發平臺建設、監管體系構建,到企業培育、人才培養,再到冷鏈物流建設、文化科普等方面對預制菜的發展提出了相關要求。此外,山東省近期也成立了“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推動預制菜市場的發展。
我國預制菜企業注冊量呈快速增長態勢。近幾年我國預制菜市場發展速度較快,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亦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2-2020 年,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從 2754 家增加至 12983 家,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21.39%。從市場主體規模來看,截至 2022 年 1 月 27 日,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已達到 6.81 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