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植物油-看好植物油市場消費結構升級(23頁)

人均食用油消費量趨于穩定,消費升級是人均消費額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自 2016 年達到峰值 10.6 千克(僅包含家庭消費端)后,呈逐年下降趨勢。從下圖中能看到,2014 年-2019 年,人均消費單價穩步提升,但期間主要原料價格(如棕櫚油、豆油、菜油)卻處于下行區間,說明是消費價格中樞的上移帶來了行業毛利的提升。隨著“低油、低鹽”等健康理念的傳播以及消費持續升級,我國人均食用油消費量已基本穩定,但更多的消費者愿意為高端營養健康的食品支付溢價。未來行業結構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人均消費單價有望穩定提升。

糧油產品同質化水平較高,用戶粘性不強,終端消費者難以辨別不同品牌食用油味道上的差異。因此,主要采取薄利多銷方式經營,毛利水平不高。(2)植物油屬于民生食品,政府管控較強,行業整體提價約束大,調價周期較長。2008、2010、2012 年政府均出手控制食用油價格,經過三次調控,小包裝植物油價格最終趨穩。

植物油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利潤波動大。油料及植物油都是高度國際化的大宗商品,價格受全球供需及貿易流等決定,所有企業都是價格的接受者,油料及毛油價格跟隨市場波動。從下圖中也能看出,包括金龍魚在內的主要糧油企業,糧油板塊原材料占營業成本比重均在 90%左右;另外,西王食品植物油板塊原料成本占比顯著低于其他三家,主要由于西王以銷售玉米油為主,進一步佐證小油種毛利較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