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水污染的源頭主要來自工業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業污染,根據污染源類型相應可以把污水分為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污水三類。水污染和目前國內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及城鎮化進程密不可分,工業污染:工業廢水如工業電鍍廢水、工業酸洗污水、冶煉工業廢水、輕工業廢水和石油化工有機廢水不經過處理而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溝、大滲坑里,導致地下水化學污染。農業污染:由于農業活動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剩余農藥、化肥、動植物遺體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它們引起大面積淺層地下水質惡化。生活污染:一方面,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塑料、金屬、電池等不可消化的新垃圾出現,生活垃圾隨著日曬雨淋及地表徑流的沖洗,其溶出物會慢慢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由于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相對缺失,大量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
2015 年,我國共排放污水 735 億噸,其中 2015 年我國排放生活污水 535 億噸,排放工業污水 199 億噸。從趨勢看,生活污水趨勢上升而工業污水趨勢下降,工業污水規模趨勢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國內目前尚未統計農業污水排放量數據,但從 COD 排放量看,2015 年農業污水 COD 總量達 1069 萬噸,為最大的污染源。
所謂“污水處理”,是指通過物理的、化學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物質的過程,是為了適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對水進行沉降、過濾、混凝、絮凝,以及緩蝕、阻垢等水質調理的過程。目前國內污水處理主要集中在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污水兩個細分市場,從行業投入、市場秩序、規模效應和市場模式四個方面看,工業污水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存在較大的差異。工業污水成分復雜,含大量的有機物和其他有害物質,其性質與排量取決于工業生產的性質、工藝和規模等,不同的工業企業所排放的廢水在質和量上各異。生活污水包括城市居民住宅排水、公共設施排水和工廠生活設施排水,生活污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特點是性質較為穩定,可生化性能較好,易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