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設備產業鏈概述。鋰電產業鏈主要包括原材料、設備、電池和終端應用四個環節,鋰電設備主要運用于鋰電池的生產過程中,處于整個鋰電池產業鏈的中游。國外鋰電設備行業起步較早,1990 年日本皆藤公司研發成功第一臺方形鋰離子電池卷繞機,1999 年韓國 Koem 公司開發出鋰一次電池卷繞機和鋰一次電池裝配機,在鋰電設備的發展過程中,日韓的技術水平一直處在較為領先的地位。
鋰電前段設備梳理。鋰電前段工序的目的在于通過攪拌、涂布、輥壓、分切、制片、模切等工序將原材料加工成正、負極片。電池極片的性能主要決定于它的組成成分和微觀結構,鋰電池極片制作的每一道工藝都會對其微觀結構產生影響,比如漿料的制備工藝過程、導電劑或粘結劑等添加劑的加入方式、涂布工藝、干燥工藝、輥壓工藝等,同時前工藝過程又會對后工藝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其微觀結構,極片的微觀結構將最終決定其性能,包括機械力學、電化學性能等。因此,極片的制作工藝對電池性能有著較大影響。前段工藝主要涉及的生產設備有攪拌機、涂布機、輥壓機、分切機、制片機、模切機等。
涂布設備通常是鋰電前段工序中最大、最重也是價值最高的設備。涂布設備已經走過了國產化替代的艱難歷程,高工鋰電的統計數據表明,從國內涂布機總需求量來看,涂布設備國產化率已超過 80%,但高端市場仍主要被日韓系企業如東麗、PNT、井上等占領。由于國內真正掌握涂布工藝核心技術企業較少,涂布行業國產化以來就逐漸呈現出市場集中化的態勢,根據高工鋰電的數據,目前國內前五大涂布企業市場份額占國產總量達到 60%以上,行業內產品口碑較好、排名靠前的涂布設備廠商包括璞泰來(新嘉拓)、科恒股份(浩能科技)、先導智能、金銀河、贏合科技(雅康)、大族展宇等。當前我國涂布設備正在向高精度、高速率、高效節能、智能化道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