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車鋰電池材料行業深度報告(27頁)

國內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 700 萬輛。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公開征求意見稿,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需要提升至 25%,如果按照目前國內每年汽車銷量 2800 萬測算,則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至少達到 700 萬輛,而 2019 年全年銷量約為 120 萬輛,預計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 40%以上,未來可期。

海外預計 2025 年將有超過 600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大眾集團計劃 2025 年全集團電動化率超 25%,寶馬計劃 2023 年推出 25 款新能源汽車,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速超 30%,戴姆勒計劃 2022 年前推出 10 款新能源汽車,所有歐洲工廠實現碳中和,到 2030 年集團電動化率超 50%。

歐美加速推動新能車發展,全球電動化大勢所趨。2019 年 11 月 4 日,大眾 MEB 平臺首款電動車 ID.3 正式下線,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出席,德國政府同時計劃在從 2020年開始的 5 年中,將電動車購車補貼提高 50%至 4500 歐元,售價超過 4 萬歐元的車型補貼提升至 5000 歐元。除補貼外,默克爾表示預計到 2030 年,德國將擁有 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希望在 2030 年前讓 1000 萬輛電動車上路。繼德國提高電動車補貼之后,美國也出臺對電動車發展的友好政策。近日美國聯邦政府頒布《2019年綠色能源法案》草案,其中將電動車稅收補貼從 20 萬提升到 60 萬,金額從 7500美元降至 7000 美元;針對售價低于 25000 美元的二手電動車補貼 2500 美元;總重量超過 14000 磅的重型電動車給予 10%的投資稅務補貼。傳統主機廠如大眾 MEB 平臺正式開啟量產,寶馬加訂電池訂單,戴姆勒加速電動化進度,歐美加速推動新能車發展,全球電動化大勢所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