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材料技術路線多樣,三元電池已成主流選擇。目前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技術路線主要有:鈷酸鋰、鎳鈷錳三元、改性錳酸鋰、磷酸鐵鋰、鎳鈷鋁三元。其中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長,但其缺點是能量密度、高低溫性能、充放電倍率特性均存在較大差距,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和應用已經遇到發展的瓶頸;鈷酸鋰主要用于對體積能量密度要求較高的消費類電池的正極材料;錳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高溫下的循環穩定性和存儲性能較差,因而錳酸鋰僅作為國際第 1 代動力鋰電的正極材料;三元材料憑借其較高的能量密度,成為當下 EV 車型廣泛采用的技術路線。
鋰電池正極材料成本占比最高。NCM523 動力電池成本方面正極材料占比高達 32%,電解液占比為 8%,隔膜占比為 10%,負極占比為 7%;在 NCM523 三元正極材料成本方面,前驅體占比高達 61%,鋰鹽占比高達 30%。
鈷鎳金屬之間價差巨大,高鎳低鈷成為趨勢。由于鈷資源的稀有性,價格高昂,2018 年初金屬鈷現貨最高價格達 70 萬元/噸,目前價格有所回落,目前平均價格約為 28.8 萬元/噸;鎳金屬現貨價格目前大約在 13.7 萬/噸左右,遠遠低于金屬鈷的價格,價差最高時點甚至可達 60萬元/噸,目前價差回落至 15.1 萬元/噸附近。減少鈷的用量,增加鎳的用量,成為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發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