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咖啡-浪潮迭起小豆子撬動大產業(18頁)

新形態咖啡產品的推出,不斷推動消費者習慣的演變。中國人有歷史悠久的飲茶習慣,1989 年雀巢在中國市場推出速溶咖啡,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飲品選擇。由于咖啡口感醇香,且速溶咖啡便于攜帶,國人咖啡消費習慣逐漸被培養起來。后來外國咖啡店品牌陸續進駐,為消費者提供了休閑娛樂的“第三空間”,強調咖啡的社交屬性,使咖啡在我國進一步普及。如今外賣咖啡、便利店咖啡興起,為白領提供了兼具品質和便利性的咖啡,進而提升咖啡在我國飲品消費中的地位。即飲咖啡新品的出現,擠占現磨咖啡市場。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的數據,2017 年全球 19%的咖啡新品都是即飲型冰咖啡,中國未來五年即飲咖啡的年均增速約為 20%,擠占更多現磨咖啡市場。由此可見,咖啡產業是由供給推動需求的產生與消費習慣的形成,帶動產業發展。

技術改變產品形態,推動產業革命性發展。由于萃取工藝和干燥工藝的發展,可以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使得咖啡能夠以速溶咖啡粉的形式進行流通,不需要直接用咖啡豆進行繁復的沖泡,改變了產品形態,易于存儲、運輸,且飲用方式方便快捷,促進了咖啡消費習慣的形成。咖啡制作工藝的進一步發展,不斷豐富咖啡種類,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如冷萃咖啡、氮氣咖啡的發明與推廣,吸引更多消費者接觸咖啡,消費咖啡。互聯網興起創造新的運營模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外賣咖啡以互聯網為依托,發展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模式,提升服務半徑;自助咖啡機則以低成本和高時效獲得大量普通消費者青睞。在資本支持下,我國互聯網咖啡發展勢頭迅猛。

下游流通環節利潤高。上游種植環節參與者主要包括中小咖農、種植基地以及國外高品質莊園,集中度不高,產業鏈中的價值貢獻只占約 1%,中小咖農議價能力低,利潤空間低。中游加工環節參與者主要包括個人作坊、烘焙廠和品牌廠商,行業相對分散,價值貢獻約占 6%。而下游流通環節參與者主要有批發商和零售商,需求量大,集中度較高,價值貢獻約為 93%,是最主要的利潤產生環節。因此,下游流通渠道的擴張是咖啡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且近年來創業機會多出現在該環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