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后日本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地產、股市泡沫高企。1985 年《廣場協議》簽訂之后,日元持續升值導致外需放緩,政府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擴大內需。1986 年后日本央行接連下調利率至 2.5%,M2 供應量增速從 1985 年的 8.4%提升至 1990 年的 11.7%。在此階段,資金大量涌入房地產和股市,日本六大主要城市地價指數在1985 年-1990 年間增長三倍,日經指數從 13000 點增長至近 39000 點,日本房地產及股市泡沫高企。
90 年代初日本地產、股市泡沫破裂,經濟增長停滯。80 年代末日本居民、企業對房地產投資預期依然高漲,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持續提升至高點的近 70%和 140%。1989 年日本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央行利率從 1989 年的3.25%提升至 1990 年 6%,日本貨幣政策轉向刺破日本股市樓市泡沫,日經指數從 1990 年初的近 39000 點下挫至年末的 22000 點,此后日本股市一直處于低迷狀態;90 年代日本地價持續下降,六大主要城市價格指數在 1991 年-2000年間下降近 3 倍。股市、地產泡沫破裂后,日本 GDP 及 CPI 增速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貨緊縮狀態。
迷霧中穿行:經濟波動期,行業發展的三變與三不變。回顧日本 90 年代食品飲料行業發展情況,經濟波動導致部分消費減少,如家庭食品飲料支出減少,居民外出就餐減少,及消費習慣開始追求性價比,但由社會結構及飲食文化演變帶來的食品飲料消費方便化、健康化、西式化趨勢并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