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高度分散的農作物生產。在2016年,中國共有2.3億個農戶,平均面積為0.6公頃。相比之下,歐盟擁有1100萬個農場,平均面積為16公頃;美國雖只有160萬個農場,但平均面積卻超過100公頃。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了土地集體所有權與承包經營權的分離,且兩者都不可轉讓,這不利于零散耕地的整合。中國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小且分散,據調查,2003年每個農戶均有土地5.7塊,平均每塊大小為0.1公頃。 每戶的耕地分散于不同地塊上,其原因主要是在上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落實之初,為了體現公平、減少矛盾,各地主要采取了按人頭把土地分給農戶的“均田制”,即在土地按優劣分級之后,把每一等級的耕地都在村民之間平均分配,以保證同一集體組織內部的每一農民家庭都擁有本村各個等級的土地。
挑戰:高度分散的畜牧業和肉類加工。中國的畜牧業也高度分散。中國有4700萬個生豬養殖農場,而歐盟和美國分別僅有220萬個和5.6萬個。在中國,大部分生豬來自出欄量不到500只的養豬農場,而在美國,90%的生豬來自出欄量超過5000只的養豬農場。中國有2100萬個肉雞養殖農場,而歐盟有220萬個,美國僅有3.3萬個。中國的大多數肉雞來自年出欄量不到5萬只的中小型養殖農場,而美國超過95%的肉雞來自年出欄量20萬只以上的大型養殖農場。
挑戰:資源匱乏和環境保護。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是中國農業面臨的兩個最大挑戰。中國生產世界四分之一的糧食,但耕地面積卻占不足世界的10%,淡水僅占7%。39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1公頃,而美國人均耕地面積接近0.5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