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發展,是精細化工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食品生產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來達到防止食品變質、改善食品感官(增香增色等)、保持營養等目的。食品添加劑包括人工合成物質和天然物質,據沈陽食品研究所統計,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其中食品用香料為1870種,加工助劑達468種,具體類別包括防腐劑、香料、甜味劑、著色劑、護色劑、抗氧化劑、增味劑等。全球范圍來看,據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統計,全球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14000多種,直接使用的有4000多種。
我國食品添加劑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正逐漸完善。據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資料顯示,我國最早對于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始于1954年衛生部出臺的“關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劑量的規定”。現行的有關食品添加劑的法律是2015年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其中規定了我國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構成、加強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此外,在2016年1月國家藥監局公布的《關于公布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的公告》中提到,現行的食品生產許可將食品添加劑分為3 類,食品添加劑、食品用香精及復配食品添加劑。根據2011年7月6日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配食品添加劑通則》定義,復配食品添加劑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單一品種的食品添加劑,經物理方法混勻而成的食品添加劑。
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截至2016年底,全國食品添加劑企業有3303家,其中食品添加劑企業、食品用香精企業、復配食品添加劑企業分別為1623、723、957家。按地區來看,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廣東、山東、浙江、河南為全國生產企業數量前五省份,企業總數約占全國生產企業的50%。
2010年-2015年,我國食品添加劑產量及銷售收入逐年穩定增長。2015年產量達到1050萬噸,較2014年同比增長9.6%。
地區的生產銷售情況側面反映出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近年的健康發展。據食品商務網統計,2017年江西省食品添加劑產量達到22.8萬噸,同比2016年增長14%;銷售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6%。此外,據地區檢驗檢疫局統計,江蘇連云港口岸、浙江衢州口岸,2017年1-9月分別出口食品添加劑5.03萬噸、1.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15%及18.93%,出口勢頭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