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電商經歷兩年整合期,行業內第一梯隊企業雛形漸顯。2013 年開始,借助產業互聯網的熱潮,我國鋼鐵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到2015 年全國涉及鋼材交易的電商平臺數量已達到 200 多家。2016-2017年,各平臺間趨于同質化的商業模式使得競爭逐步加劇,且平臺初期引流階段投入極大,使得大量企業虧損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進入整合期。根據《中國冶金報》數據顯示,2015-2017 年,鋼鐵電商領域的集中度持續提升,CR4 由 2015 年的 63.7%提升至 74%,行業第一梯隊企業逐步確立,目前主要包括鋼銀電商、找鋼網、歐冶云商和五阿哥四大平臺。
商業模式逐步分化,是否自營成為分水嶺。鋼鐵電商平臺的交易模式主要包括撮合、寄售和自營三種,其中撮合交易下電商僅起到中間人作用,平臺大多免費服務,為初期階段引流客戶。寄售模式為生產商或鋼貿商在平臺上在線銷售鋼材,平臺按成交量收取傭金費。自營模式則是平臺向生產商買進貨物后在平臺向客戶直接銷售,并承擔鋼價波動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鋼鐵電商產業,行業領跑者的商業模式逐漸清晰,并逐步分化為“撮合+自營”和“撮合+寄售”兩大陣營,是否選擇自營是核心分水嶺。兩種模式下,前者削弱了平臺屬性,傾向成為互聯網型鋼貿商,后者則強調平臺屬性,作為純第三方平臺,關注服務的厚度。這其中,找鋼網和鋼銀電商則分別成為兩大陣營的佼佼者。
鋼銀電商:上市公司上海鋼聯旗下領先的 B2B 大型鋼材現貨交易平臺。上海鋼聯成立于 2000 年,以鋼鐵資訊業務起家,2011 年上市,是目前國內大宗商品資訊領域的龍頭企業。2008 年,上海鋼聯成立了鋼銀電商,并于 2013 年正式推出該平臺。2014 年,公司通過整合物流、金融、供應鏈業務逐步將鋼銀電商打造成為一個集現貨交易、在線融資、支付結算、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于一體的“無縫交易平臺”,并于 2015 年 12月 21 日掛牌新三板,分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