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零售專題-十年看中國零售進化史(32頁)

與此同時,一批淘品牌相繼成立,B2C 業務開始成為淘寶主流模式。前一年剛剛獨立的“天貓”,需要給消費者一種不同于淘寶的全新印象。傳統品牌對天貓這個平臺仍存疑慮,但品牌是至關重要的,品牌總會使消費者多一份信任,在這樣的 背景下,“淘品牌”應運而生,例如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化妝品品牌御泥坊均在 2012年成立。淘品牌的橫空出世為天貓的壯大提供了堅實基礎,使得天貓在傳統品牌未入駐之前,率先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

時至今日,雙十一已經成為全國購物狂歡節,囊括線上線下多渠道。根據個推的數據,2018 年電商類 App 總體滲透率由 2017 年的 21.9%增至 25.8%,雙十一消費向移動端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同時消費偏好日趨細分化。這其中,海淘類App 異軍突起。在 2018 年雙十一,以網易考拉、小紅書為代表的海淘類電商整體滲透率同比增長 104.8%,領先于返利特賣、母嬰和潮流服飾等其他垂直電商。與此同時,手機用戶日均使用海淘類 App 的時長和打開頻次較 2017 年出現大幅上升,分別達到 19.7 分鐘和 7.3 次,海淘類電商用戶的粘性逐漸提高。

而與海淘類電商高品質消費相對應的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類電商,以其高性價比商品,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滲透。截止 2018 年 11 月,拼多多的滲透率較 2017 年同比暴增 278.5%,13.3%的日活滲透率已經更加接近手機淘寶 14.9%的滲透率。同時,在雙十一期間,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由 2017 年的 11.6分鐘上升至 32.4 分鐘,增幅高達 178.4%,日均打開頻次達到 8.8 次,同比增長88.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