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設備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配套設備,也是目前電動汽車推廣的最大制約。根據動力電池的充電速度和充電規模,目前電動汽車充電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慢速充電(交流充電樁)、快速充電(直流充電站)、更換電池(換電站)和無線充電。
交流充電樁使用簡單,易于安裝。交流樁對電網要求較低,可直接接入 220V 民用線路,一般無需對電網進行特殊改造,且使用簡單,無需專業維護人員,是目前最適合個人用戶使用的充電設備。交流樁功率較小,單樁功率多為 3.5kW 和 7kW,單次充電往往需數小時方可充滿。目前交流樁交流樁分為落地式、壁掛式、車載式等,可安裝在專用停車場、露天停車位、集中充電站、加油站,甚至移動通訊基站中。
交流樁主要面向個人、家庭用電動汽車,其運營模式主要有三:1)面向個人用戶,與電動汽車同步銷售,在用戶購買電動汽車時安裝于個人車位,或由汽車經銷商直接贈送;2)安裝在停車場、加油站等公共場所,由公用事業公司面向個人客戶統一運營;3)與直流充電、換電站打包成交直流一體化充換電站,由電網或充電站運營企業承運。由于交流充電分散性強、時間空間占用率高,因此預計未來交流樁建設規模將加速增長,但短期內交流樁運營商仍難以盈利。
交流樁的硬件系統主要包括主控單元、監控保護單元、數字電表、通信模塊、人機交互系統等。其中,智能控制模塊為充電樁核心部件,基于電池管理系統(BMS)負責啟動、運行、監控、關閉充電行為,并通過端口將數據傳輸給對外顯示模塊、后臺管理系統;監控保護單元負責檢測系統狀態,如輸入輸出電壓、電流、通斷狀態,并在異常情況下提供切斷電源、限壓限流,保護汽車和充電樁等保護措施;人機交互系統包括顯示模塊、輸入模塊和 IC卡讀寫等,負責實現系統界面、充電設定、IC 卡讀寫讀卡器、密鑰管理、加密傳輸、賬戶識別、充值扣費等任務。
直流充電樁運行高效,多配備于集中式充電樁中。快速充電一般采用直流充電方式,多接入 380V 動力電源,供電電流大、充電時間短,20-30 分鐘內可充滿電池電量的 60%-80%。直流快速充電對電網要求較高,需要建設專用網絡,往往靠近 10kV 變電站,還需較復雜的諧波抑制裝置等,因此多配備于集中式快速充電站內。根據充電功率和服務車輛規模,充電站可以分為大型充電場站、中型充電站和小型充電點,一個中等充電站投資在 300 萬-400萬元,并需有專人維護,投資成本較高。截至 2017 年底,國內共建設充電站(含充換電一體電站)18611 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