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軍工鍛造-百煉鍛精品國防建設助發展(36頁)

鍛造的定義。鍛造是在加壓設備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或鑄錠產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變形,以獲得一定幾何尺寸、形狀的零件(或毛坯)并改善其組織和性能的加工方法。金屬材料經過鍛造加工后,形狀、尺寸穩定性好,組織均勻,纖維組織合理,具有最佳的綜合力學性能。機械裝備中的主承力結構或次承力結構件一般都是由鍛件制成的,鍛件廣泛地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的各個領域。鍛造的主要原材料為金屬棒料、鑄錠等。這些原材料在其冶煉、澆注和結晶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氣孔、縮孔和樹枝狀晶等缺陷,因而,鑄造工藝很難制造出能勝任需要承受沖擊或交變應力的工作環境的零部件(例如傳動主軸、齒圈、連桿、軌道輪等)。但是,金屬棒料或鑄錠在經過鍛造加工后,其組織、性能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同時,由于金屬的塑性變形和再結晶,可使粗大晶粒細化,得到致密的金屬組織,從而提高鍛件的力學性能。此外,在零件設計時,若正確選用零件的受力方向與纖維組織方向,還可以提高鍛件的抗沖擊性能。

鍛造產品廣泛應用于多個制造業領域。鍛造行業上游主要為各類金屬材料冶煉企業,如碳鋼、不銹鋼、合金鋼、高溫合金、鈦合金、鋁合金等,上游原材料的供應能力和技術水平直接影響鍛造行業的發展水平。原材料成本占鍛造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較高,因此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產品價格具有較大的影響。

我國鍛造能力穩步提升,與世界領先水平仍存差距。從全球鍛造行業來看,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在原材料、裝備水平、鍛造技術和工藝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依托高端的生產設備及先進的加工工藝,能夠生產出大尺寸、高精度、高性能的產品,長期占據著全球主要的高端應用市場。近年來隨著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鍛造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鍛造能力穩步提升,在某些產品領域形成與發達國家競爭的市場格局,但我國鍛造行業在原材料、熱處理工藝、鍛造工藝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制約了我國鍛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