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比較下,我國服務業占總GDP比重仍低。2008年起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我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也隨之從42%左右逐步升至54%。,但與日本、美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日本、美國第三產業在GDP中占比分別是我國的1.4、1.3倍。
從GDP細分項看,我國服務型產業占GDP與美國相差1倍以上。2019年美國商品類、服務類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12%、17%,服務類產業占比已經超越商品類,這反映出發達經濟體穩態發展下“服務”規模將大于“商品”規模的一般規律。目前我國商品類、服務類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10%、7%,與美國相比仍有巨大空間。
近10年維度,我國私人消費支出占GDP比重明顯提升。2010年我國私人消費占GDP比重為34.6%,2021年提升至38.5%。即使面臨2020年的突發疫情,比重也高達37.8%,展現出我國消費市場的強勁韌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提升與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是此輪消費升級的兩大強勁驅動力,體現在我國中產人群比例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