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煤炭開采-我國煤炭需求中長期預測(16頁)

分產業看,在 2016-2021Q3 年均提升 0.226 中,一產、二產、三產、城鄉居民分別貢獻 0.002、0.184、0.033、0.006,貢獻度分別為 1.03%、81.69%、14.81%、2.47%;2020-2021Q3 年均提升的 0.243 中,一產、二產、三產、城鄉居民分別貢獻 0.018、0.133、0.060、0.031,貢獻度分別為 7.59%、54.90%、24.65%、12.86%;由此可見,在近兩年整體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加快的進程中,二產的貢獻度明顯回落,降 26.79 個 pct;而一產、三產以及城鄉居民用電明顯提升,貢獻度分別提升 6.56、9.84、10.39 個 pct。

分門類看,在農林牧漁業、工業和房地產業對整體電力消費彈性增長的貢獻回落外,建筑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公共服務及管理組織對整體電力消費彈性增長的貢獻在提升。

在國民經濟分類中比“門類”顆粒度更細一層為“大類”,我們用 66 個大類的用電量數據來分析,2019-2021Q3 近三年年均各大類對全社會用電量的邊際貢獻情況(用電量增量貢獻度-用電量占比)。傳統六大(4+2)高耗能產業(黑色、有色、化工、建材、燃料加工、電力熱力生產)累計邊際貢獻 -2.7%;而高技術與裝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9 個行業)累計邊際貢獻為 1.13%,且有 6 個行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是正拉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