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礦山是基于最新的云計算、大數據、3DGIS、TGIS、虛擬礦井、專家系統及動態決策技術,實現礦山生產流程智能化管理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通過全面感知和分析礦山生產流程涉及的對象,包括各種機電設備及其狀態、井下重大危險源(如水、火、瓦斯、頂板等)相關信息及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等,實現人與人、人與物和物與物之間無障礙互聯互通,實現安全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分析和遠程管控,確保礦山的安全生產和高產高效。
根據應急管理部的數據,現在全國非煤礦山大體 3 萬多座,其中小型非煤礦山占 95%。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報告,截至 2019 年末,全國煤礦數量為5300 處左右,其中千萬噸級煤礦 44 處。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共發生礦山事故 434 起、死亡 573 人。其中,煤礦事故 122 起、死亡 225 人。煤礦雖然數量上不占優,但是煤礦事故及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卻十分慘重。而且煤炭仍然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通過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來提升煤礦開采效率,降低煤礦事故帶來的損失勢在必行。
2021 年 1 月,華為在企業業務之外單獨成立煤礦軍團,這是華為唯一采用軍團模式的企業垂直領域,足以彰顯華為對煤礦智能化的重視。2019 年,華為與國內多家煤礦行業合作伙伴進行了智能化轉型探索,研發了防潮、防塵、防爆、小型化且上下行帶寬配比為 3:1 的無線基站,井下設備運行控制精度可從 99.9%提高到 99.99%。2021 年 2 月 9 日,華為又與山西省政府及多家煤炭生產科研單位聯合成立了“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目標是讓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人數減少60%,井工煤礦單班入井人數減少 10%-20%,實現井下“三無一減”,也就是無安全事故、無人值班、無人巡檢、配置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