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增長勢頭強勁,2025 年全球連接數有望超 300 億。據 IoT Analytics數據,2010-2020 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 CAGR 達 9%,其中物聯網設備連接數 CAGR 達 31%,增長迅速;預計 2021-2025 年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增速持續增長,2025 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包括蜂窩及非蜂窩)聯網數量將有望超 300 億。
物聯網下游細分應用場景豐富且瑣碎,總體可劃分為消費物聯網和產業物聯網兩大類。面向需求側的消費性物聯網創新高度活躍,涵蓋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車聯網、健康養老等規模化的消費類應用。面向供給側的生產性物聯網是行業轉型升級所需的基礎設施和關鍵要素,又可以細分為生產性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相關物聯網。據 GSMA Intelligence 預測,從 2017年到 2025 年,消費物聯網連接數將實現 2.5 倍的增長,產業物聯網將有望實現 4.7 倍的增長。
5G 商業化加速,我國 5G 滲透率全球領先,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刺激無線通信模組需求。2021 年全球將步入 5G 規模化建設時期,其中我國 5G 建設速度明顯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時我國 5G 用戶增速也處于世界前列。截至 2021 年 10 月,我國三大運營商 5G 用戶規模已達到6.7 億人,環比增速 7.0%,較 2021 年 1 月 3.4 億人凈增 2.3 億人,我國 5G 滲透率已提升至40.7%。在 5G 商用化浪潮下,云計算、物聯網發展迅速,元宇宙等新興行業賽道也逐漸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高速增長的主力驅動因素。根據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3Q21 全球移動數據流量達到 78EB/月,同比增長 42%;2021 年前 3 季度我國移動互聯網流量累計達到 1,810 億GB,同比增長 35.3%。短期來看,5G 低速大連接部分所使用的標準實際上延續的是 4G 的 NB-IoT和 eMTC,中速率部分則靠 LTE Cat.1 支撐,中低速 5G 并未實現全域覆蓋;長期來看,精簡化、定制化的 5G 模組能夠協助 5G 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