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推動中國物流行業不斷增長升級的重要因素。人類社會的活動分位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兩部分,其中社會活動有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社交活動等,而經濟活動有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部分組成,而流通有四部分組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物流作為一種派生需求,以實現貨物的空間位移來完成價值。
按照《公路汽車貨物運輸規則》規定,行業內按照 30 公斤、3000 公斤為界限將公路貨運分出了快遞、零擔、整車三個細分子行業。快遞運量集中在單票 0-30 公斤的范圍內,基本采用快遞公司承運,且隨著主要快遞網絡快遞公司上市,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我國網購市場從 2008 年的 1282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7.6 萬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50.4%;我國快遞業務量從 2008 年的 15.1 億件增長至 2018年的 507 億件,年復合增速達到+42.1%。從上下游產業鏈來看,快遞行業連接上游原料、中游生產和下游消費應用,在整個國民經濟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行業極大的受益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壯大。快遞物流產業是聯結第一、第二產業以及國際貿易的新型服務業,一端連著供給側,一端連著需求側,具有經濟先導、民生保障等特性,在提升經濟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電子商務經濟發展、降低全社會物流總成本、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戰略支撐作用。
我國郵政先后于 1980 年、1984 年開辦了國際、國內特快專遞業務,開中國大陸快遞業之先河,目前也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其國內業務通達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國際業務依賴萬國郵聯系統和與全球著名的 TNT 集團建立合作代理關系,通達全球 200 余個國家,其進出境通關業務直接在海關設在郵政系統的辦事處辦理,故可迅速報關、清關,加快了傳遞時效。1993 年,王衛帶領 6 個人在廣東順德成立了順豐速遞。當時他們靠人背肩扛,往來于香港和內地之間,主要運輸商務快件、商務票據、產品樣本等。同年,申通快遞成立,也是靠人背肩扛,往來于上海和江浙一帶運輸商務快件。1994 年宅急送成立,1999 年韻達速遞成立,2000 年圓通速遞成立,2002 年中通快遞成立,2003 年百世快遞的前身匯通快運成立……這一批民營企業,為快遞業的發展注入強大的生機和活力。至此,中國快遞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20 年,極兔中國正式起網,對看似已經穩固快遞市場格局形成了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