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如何審視?加盟/直營是組織成本和服務溢價的抉擇,前者對應組織成本最小化,后者意味服務溢價最大化。伴隨組織成本和服務溢價的變化,“最優”商業模型在加盟和直營之間動態演繹。資源社會化意味著尋求邊際成本定價的外部資源,而內部資源往往基于平均成本定價;對制度成本的套利廣泛存在,我們認為是“國際慣例”。加盟制的中國特色在于,通過交易鏈接經濟的合規與非合規部門,并借助個體的社會網絡(私域流量)低成本獲客與柔性定價;加盟體內部則形成監督和執行成本都很低的“熟人社會”。加盟體與總部基于面單貨幣化與證券化,在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形成健康的生態系統。
組織成本與服務溢價的抉擇。直營(自營)即快遞企業總部以自有品牌完成快遞服務;加盟(特許加盟)即總部將品牌授權給加盟商完成快遞服務的部分環節(收派為主)。市場的廣泛認知是“順豐、德邦和中國郵政(未上市)屬于直營模式,通達系屬于加盟模式”。實際上,順豐伙伴計劃、德邦事業合伙人和郵政勞務外包都借鑒了加盟制的經驗,以此強化成本控制和人員激勵。
中國特色與生態系統。一個簡化的快遞流程為:攬件=>支線運輸=>分撥=>干線運輸=>分撥=>支線運輸=>派送。即快遞服務在物理空間上為鏈狀結構,而酒店/零售等連鎖業態則呈現點狀結構。即使局部市場,龐大的網絡才能滿足客戶點發全國的需求。因此,除了有限的區域內業務,跨區快遞服務依賴于總部和若干加盟商協作(類似于鐵路跨局列車)。以面單為核心,加盟制低成本解決了外源融資、柔性定價、內部管理等諸多難題,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加盟制快遞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