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子-變革時代汽車電子創新發展機遇(34頁)

全球碳中和與碳排政策影響,電動汽車市場加速發展。2016 年,《巴黎協定》簽約國承諾制定碳排放減排目標,在 2050-2100 年實現全球碳中和。2020年,歐盟以立法形式明確到 2050 年歐洲實現碳中和。同年,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中國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碳排峰值,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圍繞碳中和目標,全球主要國家地區在交通領域制定了明確的碳排發展規劃,歐洲采取最為嚴格的汽車碳排政策,以 NEDC 標準(新歐洲循環測試標準)到 2030 年乘用車碳排目標達到 59 g/km。全球主要國家乘用車碳排政策與歐洲看齊,中國2025 年乘用車碳排目標為 93.4g/km,美國 2026 年乘用車碳排目標 108g/km,日本 2030 年乘用車碳排目標 73.5g/km。

電動車加速推廣有助于碳排目標的最終實現。各類型汽車車型中,ICE(傳統燃油車)碳排量為 120g/km,MHEV(輕度混動電動車)碳排量為102g/km,FHEV(全混動電動車)碳排量為 84g/km,PHEV(插電混動電動車)碳排量為 28g/km,BEV(純電動汽車)碳排量 0g/km,輕混及以上電動車全球加速推廣將有助于全球碳中和與碳排目標的實現。

鋰電池組成本持續下降,電動汽車發展將從依靠政策推動轉換為成本優勢推動。鋰電池組價格在 2010 年超過 1100 美元/千瓦時,到 2020 年下降到 137美元/千瓦時,十年時間降幅高達 89%。根據 BloombergNEF 預測,到 2023 年鋰電池組價格有望降至 100 美元/千瓦時,屆時電動車成本價格與同類別燃油車相同,汽車市場將發生顛覆性變化,鋰電成本優勢成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將加速擴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