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鹵制品-萬物皆可鹵,逐鹿論英雄(37頁)

千年美味,“萬物”可鹵,多汁多樣。鹵制品指對食材進行處理及焯泡后,將其放入鹵水中慢燉數小時以充分吸收鹵水味道,鹵水中放入鮮、香、麻、辣、甜等調味料,成品具有“色、香、味、型”俱全的特點,令人垂涎欲滴,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時,四川地區就以鹽和花椒制造鹵水,制作成鹵味用以佐酒下飯。鹵制品不僅美味,且取材廣泛、物盡其用,食材包括雞鴨鵝代表的禽類、豬牛羊代表的畜類、蔬菜、海鮮、豆腐等,可謂“萬物”皆可鹵。以主要食材的禽類和畜類為例,其諸多部位均可制作出膾炙人口的鹵味,早期鴨脖往往當作廢棄物扔掉,但經過鹵制以后,肉質鮮嫩、骨多肉少,越啃越上癮,已成為最為經典和流行的鹵味美食。

形式豐富,鹵味觸手可及。鹵制品可分為:①預制短保(散裝和鎖鮮裝),②鮮鹵現撈,③包裝長保三種形式。預制短保由于兼具可規模化生產、成品配送、口感較佳、且門店易實現標準化復制等優點,已誕生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紫燕百味雞等龍頭企業。鮮鹵現撈為行業最早的經營形式,標準化難度較高,但具有“現鹵現撈、現制現吃”的特點,口感最佳,愈發受到消費者認可,近幾年出現了盛香亭、研鹵堂等一眾新銳品牌。

鹵味家族遍布華夏,派系眾多百花齊放:根據紫燕百味雞發布的鹵味地圖,世界各國均存在以“鹵”為烹飪手法制作美食,不同國家的食材選擇和鹵制方式各具特色。對于鹵制品而言,鹵水配方是決定鹵味口味的核心原因,由于我國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存在差異,因此產生了腌鹵、糟鹵、潮鹵、白鹵、醬鹵、炸鹵等多種鹵制方式,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成為各地美味佳肴的重要組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