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專題-分布式數據庫或成為新增量(35頁)

全球關系型數據庫市場增速漸趨平穩。數據庫是對數據的管理,數據庫誕生于上世紀 60 年代,傳統的數據庫產品面臨的是以事務型、交易處理為主的任務,事務支持性能較好的關系型數據庫如 Oracle、DB2 迅速興起。而近年來,傳統的關系型數據庫市場增長漸趨平穩,據 Gartner,2018 年全球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市場規模達 4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4%,增速達到近十年峰值。但關系型數據庫市場增長漸趨平緩,據 T4.ai 預測,全球關系型數據庫市場規模 2018-2022E CAGR 為 6%,較 2012-2017 的 11%或將有所下降。

上世紀 90 年代小型機興起促成 Oracle 興起。上世紀 80 年代到 90 年代,IBM PC 兼容機的出現使新興中小廠商能夠提供價格更低,并且同樣能兼容多種第三方軟件的計算機產品,IBM PC 兼容機市場份額也因此迅速增長,推動了計算機在美國家庭內普及。此后,Windows3.0 于 1990 年推出,提供了較為成熟的圖形界面操作系統,推動了計算機的普及。這一階段內,Oracle 數據庫等產品最終戰勝了主機數據庫占領了這一新增市場,從收入規模變化看,1990-2000 年 Oracle 營業收入高速增長,期間 CAGR 達到 27.3%。

分布式架構時代,AWS 等數據庫興起。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傳統數據庫面臨挑戰,分布式數據庫的訪問模式從過去單一標準化的 SQL,向包括 SQL 在內的多種訪問模式轉化,催生了分布式數據庫的發展。2005 年起,人們開始了針對分布式數據庫的探索,以 HBase、Cassadra、MongoDB 為代表的 NoSQL 數據庫快速發展。此類數據庫通過提供 KV 接口、簡化存儲模型等方式實現容量水平擴展,但對業務的支撐有所減弱。2012 年左右隨著Google 關于 Spanner 和 F1 論文的發表,以 Aurora、Spanner 為代表的分布式數據庫迅速發展。分布式數據庫結合了非關系型數據庫的存儲管理能力、關系數據庫的 ACID 特性和SQL 便利性。從結果看,分布式技術歷經十年左右的發展,如今逐步被大量企業接受,而在這一階段內,AWS aurora 等新興數據庫逐步興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