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富國銀行-零售標桿銀行的高光與平凡(30頁)

富國銀行在并購中不斷打破地域局限。富國銀行前身是一家在淘金熱中興起的快遞公司,從最初的“郵差”到今天的富國銀行,從當初的區域小銀行到今天的美國四大行之一,并購貫穿富國銀行之發展歷程。據《時代金融》期刊數據,富國銀行一共經歷了 1600 余次大大小小的并購,深諳積少成多的道理。

13 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08-14 年,富國銀行市值快速攀升,在 13 年底超越工行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15 年后市值增長緩慢,16 年受虛假賬戶事件影響估值有所下降,市值增長乏力,最終在 16 年 9 月不敵摩根大通,交出美國市值第一的寶座。截至 20 年 7月 10 日,富國銀行 1044 億美元市值位居美國第四。

16 年后社區銀行板塊利潤貢獻度明顯下降。08 年富國銀行與西北銀行完成合并后,零售業務占比提升,社區銀行業務板塊收入占比達到 78.8%,凈利潤占比 77.8%。但 08 年以后社區銀行業務利潤和營收貢獻度下降明顯,截至 19 年末,社區銀行板塊凈利潤貢獻度為38%,批發銀行板塊凈利潤貢獻度達到 55%,財富與投資管理板塊凈利潤貢獻度為 14%。批發銀行的凈利潤貢獻度已經大幅超過社區銀行。2016 年以后凈利潤貢獻度下降尤為明顯,從 16 年的 56.7%下降至 19 年的 38%。16 年虛假賬戶事件爆發后,富國銀行大約 5300 名涉事員工被解雇,被罰近 1.9 億美元,零售端利潤收到影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