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開放銀行發展專題分析(41頁)

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攀升。全球數據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數據成為了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要素,數字競爭力逐漸成為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隨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持續發展和產業信息化程度不斷深入,促進產業融合創新,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增長點,同時,傳統產業利用數字技術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據數據預計,到2021年,全球數據經濟比重將達50%。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推動力,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呈持續增長,據數據預測,中國數字經濟比重到2021年將達55%。

銀行業數字化建設投資高速增長,加速銀行業數字化革命。信息技術推動了銀行業與科技深度融合,驅動銀行業向科技驅動發展。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IT投資規模已破千億元,預計到2022年,中國銀行業整體IT市場將超1500億元,2018到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8%。近年來,傳統銀行通過金融科技賦能對前中后臺進行數字化再造,創新數字化產品開發模式、運營模式,傳統銀行業態呈現服務智能化、業務場景化、渠道一體化、融合深度化趨勢。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金融業數字經濟指數規模增速超200%;中國銀行機構來自數字化渠道收入占銀行總收入比,將從2017年的15%躍升到2022年的45%。

金融科技加速中國銀行業用戶數字化,推動金融服務數字化。隨著全球互聯網的發展、智能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以及金融科技在過去五年迅速的崛起,逐漸改變人們的金融消費行為和交易習慣。數據顯示,中國金融科技投入規模超3千萬億元,用戶人數超過5億,居全球首位,中國互聯網理財的規模已超5萬億元,用戶人數達1.7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277萬億元,用戶人數達6.21億;易觀數據顯示,金融服務移動終端活躍人數在2019年一季度已超9億人,三季度接近9億,可見,用戶利用數字化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主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