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信用卡體系分別以“銀行”和“零售商”為核心,自成一派。在信用卡業務起源之處,零售商和銀行訴求幵非完全一致,兩者積極迚行了丌同癿探索。
一些大零售商或服務性企業利用所占的市場優勢,開始以貸促銷的飛躍,實現向金融業的蠶食。此途徑發展成功的代表有發行于1950 年的美食俱樂部卡(現屬于花旗集團),發行于1958 年的運通公司運通卡,以及發行于1985 年的西爾斯的發現卡(1997 年并入摩根斯坦利集團)。
銀行在大量持卡人和有限刷卡終端的矛盾中自我消耗。早期信用卡主要是記賬卡,持有人每月需將賬單如數付清,銀行的收入主要是持卡人交的年費和零售商讓與的商品折扣,因此盈利的前提是擁有大量信用卡持有人。與之相對的是,零售商只能接受為數有限的銀行終端,消費者也只愿意攜帶為數有限的信用卡。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卷入消費信貸,競爭白熱化,許多銀行入丌敷出退出了信用卡市場,包括當時全美第二大商業銀行大通曼哈頓。
基于發行信用卡的銀行協會組織,既降低了各行發卡的成本,又有利于發行的信用卡在更大范圍營銷零售商和消費者。此途徑發展成功癿代表有威士卡(VISA)組織和萬亊達卡(MASTER)組織。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五大信用卡品牌,分別是威士(VISA)卡國際組織、萬事達(Master)卡國際組織、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America Express)、大萊信用卡有限公司(DinersClub)以及JCB 日本國際信用卡公司五家專業信用卡公司。此外,還有一些區域性的信用卡組織,如中國的銀聯、歐洲的EUROPAY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