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火鍋專題-七門店探訪(16頁)

火鍋品牌各具特色,創新營銷助力推廣。以呷哺呷哺、小肥羊、巴奴毛肚火鍋為代表的火鍋品牌,雖然具有不同的營銷點,但皆主要依靠火鍋固有元素進行創新形成優勢。而在海底撈服務經濟模式驗證成功后,火鍋業涌現出一批新興品牌,如湊湊、譚鴨血老火鍋,除著眼于固有元素創新口味,更是注重復合品類經營和網紅營銷模式打造品牌聲勢。

火鍋品牌定位差異形成服務的不同著力點。在走訪的火鍋門店中,除了口味、裝修風格各具特色之外,不同品牌也具有各自的服務特點,通過草根調研發現,門店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品牌的最初定位,著力于味美價廉的呷哺呷哺和鍋底口味的小肥羊,在服務上顯得無功無過,而海底撈最初即定位于極致服務,形成了自己的專屬模式。火鍋業發展至今,海底撈創造了服務型火鍋的神話,已形成服務經濟的壁壘,單純模仿較為困難,因而不少新興火鍋企業選擇創新服務環境,與傳統特色、食客心理等因素結合,創造自身特色服務。

海底撈收入穩居火鍋企業首位。1994 年,海底撈在四川簡陽開設首家門店,依靠其無微不至的服務逐漸打開市場、向全球布局,至 2019 年末海底撈已開設 768 家門店,其中 716家位于中國大陸,52 家位于香港、澳門、臺灣及海外。專注于顧客滿意度和員工努力程度,海底撈不斷優化運營管理、打造更好的就餐體驗,2019 年度營業收入達 266 億元。較 2018 年增長 56.5%。根據中國飯店業協會統計,近年來海底撈收入規模在火鍋業中排名穩居首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