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充電樁-總有基建正年輕(37頁)

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大了對充電樁的需求。據中汽協數據,截至2019 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 381 萬輛,同比增長 46%。截止 2019年 12 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 121.9 萬臺,同比增長 50.8%;但車樁比僅 3.5:1。而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 年全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預計超過 500 萬輛,2015-2020 年需要新建公共和私人充電樁 480 萬個,計劃 2020 年全國車樁比基本實現 1:1。目前離這一目標還相去甚遠,充電樁市場有很大提升空間。

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實現加速增長。4 月 20 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具體涵蓋 5G 基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充電樁建設不僅僅是要補齊新能源車輛上發展中的短板,更為重要的是,充電樁還是信息樁、數據樁、網聯樁,能夠推進出行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實現數字化轉型。

投資回收期長。充電樁的投資回收期與充電樁的使用率關系密切。從單樁的盈利能力來看,以 60kW 的直流快充樁為例,假設單樁設備成本為 6 萬元,不考慮運維、土地、建設等其他成本。根據各地的充電服務費指導價,假設充電服務費為 0.6 元/kW,則如果單樁利用率為 5%,即每天使用 1.2 小時,投資回收期需要 3.8 年。如果利用率提升到 30%,則投資回收期只需要 0.6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