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之爭(38頁)

終端零售額超 5 萬億元,市場空間廣闊。據 Euromonitor 數據,2018 年我國生鮮行業終端零售額為 4.9 萬億元,同比增長+4.5%。2019 年預測值為 5.2 萬億元,同比+5.5%,2018-2020 年 CAGR+5.5%。

線上高速增長2013-2018 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 CAGR+74.4%。據 Euromonitor數據,2018 年我國生鮮線上消費量同比增長+33%,遠超其他業態。據艾瑞咨詢數據,2018 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 2045 億元,同比增長+56.3%,2013-2018年 CAGR+74.4%,線上生鮮市場高速增長。考慮到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生鮮線上需求井噴,預計 2020 年實際數據將高于預測值。

生產集中度低,現代化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1)集中度低: 2016 年,中國/美國農業從業人員分別約為 3.1 億/255 萬人,人均農業從業人耕種面積分別為約 168 ㎡ /1.6 萬㎡ ,雙方差距較大。而我國以個體農戶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是雙方差異的主要因素,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我國規模農業經營戶占比僅為 1.9%。2)機械化程度低:2000-2018 年,我國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水平由 32.3%增長至 67.0%,但結構發展不均衡,主要以小型拖拉機為主,占比達72.1%,而美國中型以上拖拉機占比達 68.4%,機械化效率程度仍然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低集中度、低機械化程度導致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等指標效率低下,據《中國農業科學》研究發現,我國與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農業發展代差分別為 45/31/20 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