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業公司而言,合約面積及在管面積一般有三大來源:地產關聯企業的竣工面積直接轉化、依靠品牌等實力進行市場化拓展、依靠自有資金或資本市場力量對存量項目進行收并購。其中,承接關聯地產開發企業的項目目前仍是百強企業提升現有規模和充實儲備的重要方式。根據中指院數據,2018 年,百強企業中有開發背景的企業數量占比 76%,這些企業管理面積中約五成來自關聯開發企業,較 2017 年下降一成,但依然是擴規模的基礎手段。因此,地產上游的竣工面積是新增管理面積的重要來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物管企業的未來增速。
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城鎮化率的提升是推動住宅物業在管面積增長的核心動力。截至 2019 年末,我國總人口達到 14 億人。雖然目前我國總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由于其基數較大,未來人口增量仍較為可觀。而物業管理行業的運作模式決定其是由存量+流量雙因素驅動增長的,無論新交付商品房還是存量商品房,均需要繳納物業費。因此,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穩定的人口增量均會成為物管行業未來發展空間的驅動力。
收入增長將提升對品質物業服務的需求。我國 2003-2019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0.6%,人均消費性支出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9.6%。收入的增長帶來了居民消費的增長,人們有能力也有意愿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從恩格爾系數的持續下降也可以看出,隨著收入的不斷提升,生活必需品的花銷占比逐年降低,居民的消費將更多的聚集于品質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