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樓盤物業費定價不斷抬升。目前主流上市公司(綠城服務,中海物業,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服務,新城悅,永升生活服務等)獲取項目資源的最主要模式是開發企業新盤交付。這種新盤,往往物業費定價較高,盈利能力較好。物業管理公司不斷獲得新盤的過程,就是不斷鞏固基礎服務利潤率的過程。
存量小區物業管理費逐漸走向市場化。2015 年 1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改委關于放開部分服務價格意見的通知》指出:“非保障性住房物業服務價格和住宅小區停車服務價格放開,實行市場調節價,前期物業收費按照服務合同約定執行。”各地物業管理費用管制主要集中在新房前期物業管理費用標準上,對于已經成立業委會的老項目,物業費標準的上漲技術障礙較小。目前,一些頭部物業管理平臺的存量小區到期提價雖仍不是主流,但也已經十分常見(比例超過30%)。物業費提價和存量小區換物業管理公司逐漸被社會接受。
物業管理費長期具備較大提升空間。中國物業管理費占房價和房租的比例比較低。在我們統計的 21 個大中城市中,1 年物業管理費用/單位房價的比值僅為 0.10%,物業管理費用/租金的比例僅為 5.14%。物業管理費用支出在居民住房性支出的占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