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物業管理行業-兼顧成長與防守(38頁)

物業在管面積持續擴張:房屋持續竣工與物業管理服務滲透率的提升。商品房銷售面積是竣工面積的領先指標,房屋竣工滯后銷售 1.5-3年左右。2016 至 2018 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為 15.73 億方、16.94億方、17.17 億方,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4.45% ;而房屋竣工面積則由10.61 億方降至僅 9.36 億方,商品房銷售與竣工面積剪刀差不斷擴大。竣工面積作為滯后指標,在未來將與 2016 年來的火爆銷售相呼應。短期來看,未來 3-5 年的竣工體量依然能夠維持甚至高于 10 億方規模。

單位面積物業管理費處上升通道:收入增長及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消費升級。我國人均 GDP 與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了長期高增長,1999 年至 2018年可支配收入 CAGR 為 11.15%。隨著收入不斷提升,生活必需品開銷占比逐漸下降,轉而追求品質與服務型消費,進入消費升級時代的住房需求傾向提升可拆分為對住房面積和居住品質服務的需求。

多元業務存價值挖掘空間:圍繞開發企業增值服務與搭建 O2O 社區平臺。物業管理企業營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和多種經營收入。基礎物業服務收入是指提供房屋或設備維修、衛生、安保、綠化等傳統服務按在管面積收取物業管理費;多種經營收入也叫增值業務,分為圍繞開發企業的非業主服務和業主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