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競價政策相繼落地,財政補貼對光伏行業引導正在弱化。靴子落地,基本符合預期,此次風光建設政策光伏部分與 4 月 30 日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且充分考慮企業對政策的反饋和聲音,其中最大的變化在于 2019年1月1日(含)后并網項目均為新項目,均可參與 2019 年的補貼競價,基本符合業內預期。2019 光伏價格政策仍將采用報價修正排序,政策中強調不同資源區以及電站、分布式不同修正值,使各地區各類項目的經濟性和競爭力。對 22.5 億競價項目做敏感性分析:除去戶用、扶貧等,在每瓦補貼 4.5 分到 5.5 分之間,發電小時數在 1200-1250 小時之間的假設下,2019 年 22.5 億的競價項目裝機將保持在 32.73-41.67GW 水平之間。
系統成本下降,非系統成本通過政策削減,國內光伏進一步加速平價。發電端平價是光伏與其他形式電力之間的對比,其中煤電發電成本最低,所以光伏發電端平價可以近似比較的是:無補貼下,光伏發電全投資 IRR 等于火電(脫硫煤電)期望 IRR。當前,全國各省區火電上網標桿電價 0.25~0.45 元/KWh,在2020 年補貼全部退出、火電標桿價格不變的假設下,2020 年全國 32 個電力區實現光伏平價的區域達 27 個,占全部電力區 84%。
財政補貼對光伏行業引導正在弱化,平價上網需求促進系統成本下降。根據納入 2019 年光伏發電國家競價補貼范圍的項目申報電價,各省市普通光伏電站競價項目的加權競價申報上網電價在 0.32~0.5 元/kwh 之間,均低于各類資源區的上網指導電價,補貼電價為 0.03~0.12 元/kwh。在當前上網電價下,項目收益率為 8%時,各省市系統成本在 3.52~4.88 元/kw 之間,若實現平價上網irr=8%,則系統成本需降低至 2.78~4.02 元/kw 之間,降幅最高達 30%,對應的度電成本在 0.25~0.44 元/kwh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