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光伏-國產設備廠商參與PERC(23頁)

國內光伏產業整體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回顧歷史,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三位科學家研制成功單晶硅電池以來,光伏電池技術經過不斷改進與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術。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該技術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中國的光伏產業幾經曲折,目前已經形成成熟且有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鏈, 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可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在產業化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新興產業之一。

從產業規模看,2007 年起國內光伏各環節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 2019 年年會上發布的數據,2018 年,我國多晶硅產能超過 25 萬噸,同比增長超過 3.3%,全球占比超 58%;硅片產量達到 109.2GW,同比增長 19.1%,全球占比超 85%;電池片產量約為87.2GW,同比增長 21.1%,全球占比近 70%;組件產量約 85.7GW,同比增長 14.3%,全球占比超 70%;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 43GW,占比超 40%。

從技術水平看,我國光伏產業化技術處于全球先進水平,前沿技術也開始加速布局。一方面,以晶科、隆基為代表的國產廠商持續打破 P 型單晶 PERC 電池轉換效率記錄;另一方面,包括阿特斯、中來、鈞石等在內的國產廠商持續布局 TOPcon、HIT 等前沿高效電池技術。國內的光伏企業在全球近 20 個國際或地區建廠,產品出口至全球近 200 個國家或地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