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平價上網光伏電池迎來黃金發展期(28頁)

光伏新增及累計裝機容量穩步增長。近年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及累計裝機容量穩步增長,盡管中國 531 光伏新政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全球市場依然強勁。根據歐洲貿易機構 SolarPower Europe 發布的數據,2018 年全球新增太陽能發電容量為 104.1GW,而 2018 年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為 506.1GW,十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42%。

光伏組件呈現供需兩旺格局。從需求方面考慮,2018 年整體供應鏈現貨價格從 531 至今各都下降了 30%左右,也讓過熱的光伏行業有所降溫。在全年組件需求跌至 88GW 的低谷后, “十三五”規劃提出正向預期修正,中國內需預期樂觀,同時印度、美國兩大國的需求預計也有回暖,加上其他新興市場的助力,預計 2019 年全球需求有望復蘇到 112GW 以上,其中,中國占比有望維持在 38%以上。

“531”新政推動“去補貼”,“平價上網”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國光伏產業有今天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政府持續的產業補貼,但行業發展至今,延續高額補貼在財政上已不可持續。2018 年 5 月 31 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 2018 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大力推動行業去補貼,光伏組件價格開始進入調整期。除了停止安排新增補貼配額外,還在年中調低度電補貼,加快去補貼進程。未來預計產業鏈各環節將持續推進降本增效,逐步擺脫對補貼的依賴,走向健康發展。531 新政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在于:一是有利于緩解財政補貼的壓力,適當調低需要補貼的新增建設規模,將避免形成系統性風險,長遠看有利于產業發展;二是有利于解決消納問題,通過調整發展節奏,有助于解決光伏消納問題,減少棄光;三是有利于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光伏發電補貼的下降,將倒逼企業從依靠國家政策向更多依靠市場轉變,通過降本增效提高發展質量,實現光伏行業優勝劣汰,遏制非理性擴張,進一步鞏固光伏產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培育一批世界級光伏制造領軍企業;四是有利于促進地方降低非技術成本,改善營商環境,補貼下調之后,為保證光伏發電項目經濟性,一方面企業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利于促進地方政府落實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降低非技術成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