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是美國 SpaceX 公司旗下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計劃。公司計劃利用公司自主研發的獵鷹 9 號可回收火箭,將 Starlink 衛星送入軌道,組成小衛星互聯網星座,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整個計劃(目前已規劃 11943顆衛星)預計需要約 100 億美元。
衛星按照用途大致可分為: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狹義指民用地球觀測衛星,廣義還包含軍事偵查衛星)、導航衛星(提供位置服務)、技術試驗衛星等。根據 SIA(美國衛星產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底,全球共有在軌衛星 2092 顆,其中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的占比分別為 40%、26%、6%。2019 年,全球共發射 505 顆衛星,其中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的占比分別為 33%、22%、3%。
由于地球曲率的影響,高軌道衛星能夠以更少的數量實現全球覆蓋,而低軌道衛星則需要成百甚至上千顆衛星組成星座才能實現全球覆蓋,即“站得高,看得遠”。在衛星制造成本和發射成本高居不下的時代,低軌道衛星系統由于組網復雜、所需發射量大,并不具備經濟可行性。近年來,伴隨技術的進步,衛星的體積、質量、成本逐步下降、可靠性、集成度不斷提升,同時伴隨火箭發射成本的顯著下降,低軌道小型衛星系統的大規模部署已逐漸具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