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銀行興衰專題-興業銀行的紅海突圍(23頁)

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福建在沿海省份中獨一無二的對外環境。天時,1842年福州、廈門即成為清朝除廣州外首批對外開放口岸,經商、外貿文化底蘊豐厚;地利,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也臨近港、澳,是大陸外資本投資的首選之地;人和,福建移民遍布東南亞各國,福建的閔、客文化也與臺灣同根同源,在情感上對臺胞與海外僑胞有號召力。興業銀行成立時身上也有著深刻的福建印記興業銀行最初致力于辦成一家立足福建、面向海外、輻射內地、功能齊全、網絡健全、資金雄厚、充滿活力,與福建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外向型商業銀行。

興業銀行積極展開國際結算業務,到 1995 年已經與 127 家銀行機構建立了代理業務關系,當年辦理國際結算 121,794 萬美元,較上年增長 52.15%,辦理結匯、售匯 69,395 萬美元。另一方面,逐年擴大外匯資產在總資產的比例,重視外匯負債經營業務,1995 年年末,外匯存款余額 19,552 萬元、貸款余額 20,942 萬元,外匯存款貸款市場占有率在福建省位居第 4 位。

2001 年之后,興業銀行取消了各分行的存貸比管理,堅持以優質資產帶動負債、中間業務的發展。三年來興業銀行總資產、存款、貸款實現三級跳,年均增速分別達到 53%、65%、60%。2003 年,在《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 1000 強”排名中,興業銀行的一級資本和資產總額分別名列 400 位和 73 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