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Wi-Fi6同步5G共享萬物互聯盛宴(45頁)

Wi-Fi 6 認證計劃啟動,2019 年成為通信行業的“5G”+“Wi-Fi6”元年。2019年 6 月 3 日,工信部宣布發放 5G 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 5G 商用元年。另外,在 9月 16 日,Wi-Fi 聯盟推出了 Wi-Fi 6 認證計劃,該計劃旨在統一使用 Wi-Fi 6 設備的標準,參與認證的制造商可在其設備包裝上標注 Wi-Fi 6 認證徽章,意味著 Wi-Fi6 的標準正式統一落地。和上一代的 Wi-Fi 5 技術標準相比,Wi-Fi 6 的數據傳輸速度提高了四成,能夠支持現實增強和虛擬現實技術,擴大了網絡容量,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Wi-Fi 6 理論上的最快傳輸速率 9.6Gbps, 比 Wi-Fi 5(802.11ac)快37%,這個速度與 5G 的速度 10Gbps 相差無幾。

Wi-Fi 標準迎來重大升級,Wi-Fi6 與 5G 技術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自 1999年以來,Wi-Fi 標準歷經了五個主要版本,目前正面臨歷史上最重大的升級。從 WiFi1到 Wi-Fi 5 可以被認為是在 802.11 原始標準基礎上的增量改進。Wi-Fi6 則是第一個為萬物互聯的世界而優化設計的 Wi-Fi 標準,它的核心假設之一是上傳和下載速度需要對稱。Wi-Fi6 設想的應用場景是萬物互聯互通的世界,信息實時傳輸,時延一般以毫秒計算。假若按照 ADSL 設計的上行速率小于下行速率,導致信息的傳輸速率受到較低速率的環節影響,對于信息傳輸速率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例如 VR/AR、無人駕駛、視頻會議等場景,需要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相當,因此 Wi-Fi6 設計上傳和下載速度對稱,滿足互聯互通要求。較早版本的 Wi-Fi 標準的假設是 Wi-Fi 作為有線接入的補充,所以預計數據的下載量將遠大于上傳量,因此下行速率高于上行速率,是一種非對稱的接入方式,不再適用于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聯網需求。

20 年無線 Wi-Fi 發展成果顯著,技術變革瞄準無線寬帶有效提升。無線 Wi-Fi20 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人們對高帶寬不斷追求的過程,Wi-Fi 技術不斷進行更新換代,變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帶寬,滿足人民高密度通信要求。IEEE 802.11 是 IEEE中負責無線局域網的協議標準的工作組。該組織先后制定了數個成功的 WLAN 協議,如 11g、11n 及 11ac。1997 年 IEEE 制定出第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 802.11,數據傳輸速率僅有 2Mbps。1999 年 IEEE 發布了 802.11b 標準。802.11b 運行在 2.4 GHz頻段,傳輸速率為 11Mbps,是原始標準的 5 倍。同年,IEEE 又補充發布了 802.11a標準,采用了與原始標準相同的核心協議,工作頻率為 5GHz,最大原始數據傳輸率54Mbps,達到了現實網絡中等吞吐量(20Mbps)的要求,由于 2.4GHz 頻段已經被到處使用,采用 5GHz 頻段讓 802.11a 具有更少沖突的優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