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產業鏈梳理,我們提出重點關注戰略地位突出或市場規模較大的 CPU、操作系統、辦公軟件、ERP 軟件、信息安全五大領域。我們認為自主可控將在黨政系統進入推廣期,邏輯將不斷被國產計算機的銷量驗證,商用領域內重點行業,預計 2020 年起逐步開始國產替換,目前可能是自主可控行業最好的歷史時機,其中 PC 產業鏈是目前我國實現自主可控最薄弱的環節。
從底層鯤鵬芯片到鴻蒙操作系統再到應用合作,華為持續發力自主生態,自主產業生態鏈日趨完整。我們認為華為需要著眼的不僅是個體業務的發展,而是整個華為產業生態的成功與抗風險性,進而必須高度重視核心技術和基礎器件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我們梳理了華為的自主可控生態,從最底層的服務器與部件、OS&虛擬化、存儲、數據庫、中間件到大數據平臺、云服務、管理&服務再到最頂層的行業應用,每一個都市場規模巨大。中國企業常常僅在整機制造等環節具有優勢,而其中較為核心的芯片、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等領域,優勢地位此前多被少數國際巨頭如 Intel、微軟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