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2頁)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產銷規模突破 100 萬輛、躍居全球第一。自 2001 年我國正式啟動“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至今,行業經歷了戰略規劃期(2001-2008 年)、導入期(2009-2015 年)、成長期(2016 年至今)三個發展階段。201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 8159輛,201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33.1 萬輛、滲透率首次超過 1%,2018年銷量突破 100 萬、達到 125.6 萬輛,九年內復合增速達到 87.5%。從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來看,我國已連續四年占據全球第一。據 EV Sales統計,2018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 200.1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占105.3 萬輛,超過其余國家總和,全球銷量前十大廠商中本土品牌共五席,合計占據全球 31.7%的市場份額。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由導入期邁入成長期,仍有很大成長空間。2015 年后,由于銷量基數變大與補貼退坡等原因,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有所放緩,但仍處于快車道。據中汽協數據,2019 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 61.7 萬輛,同比增長 49.6%,其中乘用車 56.3 萬輛,同比增長 57.7%。從滲透率來看,2018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125.6 萬輛,約占全部汽車銷量的 4.5%;截止到 2019 年 6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344 萬輛,而傳統燃油車保有量達到 2.5 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滲透率不到 1.4%,成長空間廣闊。

外資車企股比限制放開,將提高外資新能源車企在華建廠的積極性。2018 年 6 月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 年版)》指出,從 2018 年 7 月 28 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該政策極大刺激了外資新能源車企在華建廠的積極性。以特斯拉為例,2018 年 7 月,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親赴中國,與上海臨港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年產 50 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將落戶臨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