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海底撈與星巴克上市初期擴張比較(31頁)

收入利潤增長匹配主要源于單店模型的穩定:星巴克在國際化前(直營模式擴張),海底撈在近5年時間內,單店收入在高速擴張下仍保持增長;表明新增門店并未稀釋公司的客流,供給端仍存在進一步提升空間。

凈利率短期受擴張影響,但長期有望實現提升:星巴克于1990年實現盈利,在上市初期凈利率水平較低,同時由于高速擴張凈利率水平持續波動。直至2008年后,由于品牌價值及規模效應,整體凈利率水平才實現持續提升。

PE(TTM)水平維持高位,星巴克估值較海底撈超出約15%:星巴克及海底撈在上市之初動態PE水平較高,對比來看,星巴克的PE一度超過100倍,當前海底撈PE為80倍左右,對應年末PE約60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