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餐飲行業-海底撈與呷哺呷哺深度比較(38頁)

餐飲最優賽道:火鍋高速增長,市場集中度仍很低。我國的餐飲業從 2012 年開始轉型,逐步回歸大眾市場,近年來呈現高速穩步的增長態勢。中式餐飲是中國餐飲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2017 年總營收達 31,920 億元,市場份額達 80.5%。在過去五年間,中式餐飲的年復合增長率達 9.9%,2015、2016 年同比增速超過 10%。預計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 8.9%。

海底撈創始人即大股東,股權結構明晰。公司由張勇、舒萍及施永宏三人創立,當前第一大股東為 NP UnitedHolding Ltd.(由張勇、舒萍、施永宏和李海燕四人按比例間接持有),持股比例達 36.96%,張勇個人直接及間接持股比例達 47.85%。另有楊利娟等 5 位少數股東全資控股的公司持股比例合計達 7.6%,但此次公開發行完成后,該 7.6%的股份將在當前其余幾大股東之間分配。

呷哺呷哺股權集中,創始人兼董事長絕對控股。呷哺呷哺股權較為集中。截止 2017 年 12 月,前四大股東分別為 Ying QiInvestment Limited, GASF,高瓴資本,YHG investment,共持股約 72.98%。其中,Ying Qi Investment Limited 持有的 41.96%股份由董事長兼創始人賀光啟通過 Ying Qi PTC 全資擁有。

海底撈:中高端正餐火鍋賽道領跑者。當前火鍋市場中以人均 60 元以下的大眾市場為主,其占比約為七成。海底撈所屬的人均消費在 60~200 元的中高端市場增長最快,過去五年間其 CAGR 達 13.9%,領先于高端市場(11.4%)和大眾市場(10.7%),市場占比從 2013 年的 26%上升到 30%。隨著消費升級和年輕一代追求高品質飲食的消費觀念進一步提升,預計未來中高端火鍋將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在 2022 年中高端火鍋市場收入預期將達到 211.6 億元。

收入增長:呷哺呷哺提質升級、海底撈加速開店。截至 2018 年年中,呷哺呷哺有 780 家餐廳,海底撈只有 341 家餐廳。呷哺呷哺每年擴張門店在 100 家左右,而海底撈由于上市募集到足夠的資金,計劃未來三年按每年 180-200 家的速度加快布局。海底撈分散布局,呷哺呷哺餐廳布局集中在北方,截至 2018 年中,北京、河北、東北和天津地區占據了 73.4%的門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