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4+7”集采?醫保的戰略性購買。2018年,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同意,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試點地區范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7 個城市,即稱為“ 4+7 城市藥品帶量采購”。進程:2018年9月《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報道方案引起市場較大反應。11月14日,由上海牽頭,各省市派出代表,審議通過了集采方案,并于15日公布,12月6日完成此次集中采購,降價結果流出。特征:本次集中采購的四個顯著特征為:1.實現量價掛鉤,以試點城市約30%市場放量換低價;2.最低價獨家中標;3.過期原研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品種同臺競爭;4.國家層面主導,我們認為本次集采會成為談判與降價風向標。
單一貨源+最低價+帶量是導致囚徒困境的核心原因。中標企業單一貨源最低價才是囚徒困境的本源。在任何一個寡頭壟斷的市場博弈中(可以視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就是市場寡頭),如果只有一家會中標,且是最低價中標,那企業會怎么辦?如果企業覺得這個帶量的市場無法放棄,那就一定要報到最低價。在這次集采中,所有寡頭都面臨了同樣的囚徒困境。所以才有了降價96%、83%等情況出現。
醫保談判權的建立:重大疾病創新藥與仿制藥——醫保支付標準。?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宣告成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誰付錢誰談判的機制,讓支付方掌握議價話語權。重大疾病創新藥:國家醫保直接談判,2016年至今已經第三輪,我們跟蹤的樣本埃克替尼、康柏西普,都實現了以量補價。最新的第三輪談判目錄納入了17個創新藥,其中有不少是剛上市的品種,一改原先上市多年都不能進醫保、人民群眾負擔不了的現狀,其意圖很明確:對于創新藥要迅速談價格,提高可及性,這將直接拉動很多創新藥的放量。仿制藥:我們認為醫保最終的目的是要推行醫保支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