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疾病,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國內哮喘患者群體龐大,疾病負擔重。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這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導致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多在夜間和凌晨發生,同時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氣流阻塞。根據《柳葉刀》雜志 2019 年發布的由王辰院士團隊完成的《Prevalence, risk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顯示,我國 20 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 4.2%,其中男性患病率 4.6%,女性患病率 3.7%,患者總人數 4570 萬(男性 2570 萬,女性 2000 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下簡稱 COPD)是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的疾病,國內患病人群近 1 億人,重度慢阻肺患者占比超 30%。COPD 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的氣道阻塞為特征的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以持續存在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COPD 是多因素驅動的疾病,危險因素暴露如吸煙、空氣污染;宿主因素如遺傳異常、肺部發育異常都會導致個體發生 COPD。
歐美上市的治療哮喘和慢阻肺的藥物給藥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吸入、口服等,其中絕大多數藥物為吸入制劑。吸入制劑是一種通過肺部給藥的特殊劑型,通過局部給藥的方式可以快速、直接地進入肺部發揮藥效,降低了給藥劑量,提高了藥物療效。考慮到與靜脈注射相比,吸入制劑機械損傷少、操作方便、患者依從性更好;與口服制劑相比,吸入制劑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可直接作用于肺部。綜合考量起效時間和療效,吸入制劑一直是歐美市場呼吸道疾病的主流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