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主要病因為 HPV 病毒的持續感染。早期宮頸癌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宮頸可光滑或難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區別,頸管型患者因宮頸外觀正常易漏診或誤診。其主要的癥狀:(1)陰道流血;(2)陰道排液;(3)晚期癥狀:根據癌灶累及范圍出現不同的繼發性癥狀。HPV 感染基本上會在一年到兩年內自然消退,即一次性感染,只有小部分 3%-10%會保留下來。HPV 感染首先導致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若持續感染,則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從 HPV感染發展到宮頸癌癌變往往需要持續 10-30 年。
全球范圍內宮頸癌在女性癌癥發病率和致死率均高居第四。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宮頸癌每年全球新發病案例超過 56 萬例,約 31.1 萬死亡病例;2000-2015 年中國癌癥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發病人數從 2000 年的 9.6/每 10 萬人左右上升為 2015 年的 18.4/每 10 萬人左右。與發達國家日漸降低的宮頸癌發病率相比,我國宮頸癌發病率日趨攀升。
宮頸癌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可以通過早期預防和治療消滅的癌癥。宮頸癌存在著一個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從普通宮頸炎癥發展到宮頸浸潤癌,一般需要 10 年至 15 年甚至 20年的時間。如果能在這個癌前病變時期得到及時診治,就能避免病變發展為威脅生命的浸潤性癌。國家癌癥中心 2018 年發表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宮頸癌新增病例約 10 萬人,8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浸潤癌,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