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醫藥的選擇-與時偕行因勢而動(61頁)

在經歷了2018年下半年的調整后,2019年醫藥行業整體回暖;年初以來(截止2019年12月3日),申萬醫藥指數漲幅為30.11%,跑贏滬深300指數2.19個百分點,跑輸創業板綜指3.87個百分點,在全行業中排名第八。1-2月:整體行情回暖后非銀為代表的權重成分領跑市場,熱點活躍,創業板一度超額收益顯著,醫藥漲幅落后;3-5月:工業大麻題材活躍,醫藥中小市值個股上漲明顯,完成估值修復,各個指數表現開始趨同;6月5日:財政部查賬、2019醫改重點任務、DRGS試點事件影響,板塊短期下挫;7月:部分個股中報預告明顯不及預期,拖累板塊;8-9月:整體市場下挫下,醫藥成為避風港,行業比較優勢凸顯,疊加外資持續流入,加速上漲;10-11月:三季報行情、醫藥板塊財富效應下趨勢資金快速涌入助推上漲,核心資產估值繼續提升;11月20日后出現回調:受2019全國醫保藥品談判、帶量采購品種擴面超預期,機構調倉等影響,漲幅明顯回落。

“4+X”全面跑贏,漲幅更多是拔估值:2019年我們重點推薦的4+X五大方向明顯跑贏醫藥整體漲幅;醫藥揚帆出海(+110%)成為最大亮點;科技創新、健康消費、其他特色領域在業績增速相比行業整體提升有限下,漲幅大幅高于醫藥整體。漲幅更多來源于產業趨勢和硬核趨勢下估值的提升。

2015年藥監局開啟供給側改革,目前已經基本完成,而醫保局18年掛牌后開啟支付端變革,也是當前政策環境的主要變量。從醫保局改革思路上來說,頂層設計已經確定,主動支付引導支付結構的優化是其最終目標(DRGs、創新比例提高、醫療服務提價),擠壓藥械定價水分進行騰籠是其階段性的目標(以一致性評價為前提,用帶量采購為過程手段,為合理的醫保支付標準打基礎)。經歷了醫保局掛牌后出臺的政策,市場對政策大邏輯的預期已經相對充分,也因此導致了2019年不受政策影響的細分領域受到市場偏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