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城鎮化快速推進。1978-2018年,中國 GDP 年均增速 9.5%,累計增長 244 倍,2010 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期,中國城鎮化率從 17.9%增至 59.6%,年均提升 1 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 1.7 億增長到 8.3 億,這一時期世界 1/4 的城鎮化發生在中國。
房改解決了 8 億城鎮人口的住房問題。1978 年以前,住房由政府統一建設、分配,供給效率低,1978 年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僅 3.6 平方米。伴隨改革開放,中國開啟住房制度改革征程:1978-1998 年依次通過提租、出售公房、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啟動了商品房市場。市場的力量創造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城鎮竣工住宅面積從 1978 年 3752 萬平增長至 2017 年的 9.9 億平,增長 25 倍;2016 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提升至 36.6 平方米(統計局口徑)。
中國預售證制度學習于香港,1994 年確立。商品房預售制度起源于香港,1954 年霍英東率先推出“賣樓花”的經營策略,1956 年香港政府確立《預售樓花同意書》4制度。中國預售制度學習于香港,1983 年深圳率先引入、并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商品房質量管理規定》進行規范;1994年《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正式確立商品房預售制度,2001 年、2004 年兩次修訂《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對懲罰措施、網簽流程等進行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