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疫苗成黑天鵝集中地。疫苗黑天鵝事件頻發,引起高社會關注度,產業監管不斷趨嚴。疫苗作為生物制品,具有其存儲、運輸、使用等方面的特殊性,且從研發到接種,涉及諸多環節和利益相關方,從生產到接種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掉以輕心,因此全過程質量監管至關重要。2004 年至今,已有多個疫苗相關事件被調查,尤其是 2016 年的山東疫苗案和2018 年的長生生物疫苗案,引發了較惡劣的社會影響,也促使監管方對疫苗的管理不斷加強。
疫苗管理法草案即將出臺,行業監管不斷從嚴。針對頻發事故的疫苗行業,國務院要求加快完善疫苗藥品監管長效機制,對此,疫苗管理單獨立法,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疫苗管理措施的權威性和穩定性。2018 年11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見稿)》,將加強對疫苗的全程監督。2019 年 4 月,疫苗管理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一類苗政府談判采購,二類苗自主招標采購。一類苗國家層面進行談判,省級政府采購,定價低利潤空間小,二類苗省級政府招標采購,企業自主定價,利潤空間較大。我國疫苗可分為一類苗和二類苗,一類苗是指被納入國家免疫計劃的疫苗,主要用于新生兒及兒童接種,費用由國家承擔,相對利潤低。而二類疫苗是指公民自費接種的疫苗,由省級政府負責集中采購,疫苗企業或流通企業負責配送,利潤空間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