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愈演愈烈。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的數據,2019年1~11月全國共報告流感發病數超過230萬例,死亡人數達286人,而2014~2018年五年期間,發病的統計數字的總和為194萬例,死亡292人。根據最新的流感周報,2020年第1周,我國內地絕大多數省份流感活動水平持續上升,已進入冬季流行季,部分地區流行水平較高。
歷史上國家免疫規劃不斷擴容。國家免疫規劃經過兩次的擴容,現包括14種兒童接種的疫苗;并且,國務院提出“建立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2019年12月起,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免疫程序從原先的1劑IPV注射+3劑bOPV口服滴劑,調整為2劑IPV注射+2劑脊灰bOPV口服滴劑。WHO建議我國將Hib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和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中。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估計上述疫苗會分批次、逐年納入一類苗。
地方免疫規劃所需疫苗和器材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根據衛計委2008年發布的《關于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通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常規免疫以及國家確定的群體性預防接種和重點人群應急接種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的購置費用由中央財政承擔。省及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群體性預防接種和應急接種所需疫苗和注射器的購置費仍由地方財政承擔。地方財政原用于購置疫苗和注射器的經費規模不得減少,并要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免疫規劃服務在內的城鄉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增加投入,切實保障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相關冷鏈系統建設和運轉、預防接種等工作所需經費。地方財政投入以省級財政為主,中央財政通過公共衛生轉移支付對困難地區予以必要的支持。